殯儀字句淺釋….

 

殯儀字句淺釋:

墓碑:

先人土葬後親人一般約69個月多會為先人立碑位, 由於落葬後泥土未夠堅實, 所以不能即時立碑位. 由於石料有多種選擇, 例如麻石, 青石等等. 墓碑尺寸用料則視乎本身經濟而定.  

墓志銘:

以前稱墓志銘為墓記, 很久以前, 墓志銘均是埋入墓中, 後來為了歌頌及宣揚去世者過往功德流於後世, 才將墓志銘刻於石碑或石柱上.

殯儀字句淺釋….

 

放燄口 :

是屬於五眾一醮師大齋唸經法事之一種 , 法師作法登上蓮台(坐蓮花)後唸誦經, 代佛說法超渡先靈, 替先靈懺悔生生世世所作的罪孽及超渡各界之孤魂, 讓先靈與各界結緣, 令先靈身處各界, 亦得安然. 有關之經文亦令先靈得到超脫, 免受輪廻之劫, 往生極樂世界,復祈求保祐所有陽居家眷, 老少平安, 福壽康寧

殯儀字句淺釋

 

大悲咒:

一般為死者並無親人 , 由法師代買水洗面, 如屬疏親, 不欲做此儀式者, 亦可用法師代買水

子孫钉

收殮蓋棺用之棺材釘 , 銅釘蓋後由仵工拗回部份釘頭由堂倌在靈堂交回子孫保存可使後代子孫昌盛吉利

 子孫釘

殯儀字句淺釋…..

 

接 富 :

將先人生前之衭子放於棺木 , 之後孝子取出 , 意為接富 , 取其意頭兒孫大富大貴之意

祭 帳  :

致送給近親好友悼念方式之其中一種 , 一般用衣料或毛毡或冷氣被作致送.  當然衣料質料有分別, 售賣價錢也不一樣, 致送之祭帳會掛於靈堂兩旁, 一般用剪字方式將致送人的名字貼在衣料或毛毡上, 使致祭人士一目了然.  如屬親友之祭帳會掛於較前位置.  一般致送者 花圈或祭帳兩者只擇送其一, 否則致送者名字會在靈堂出現兩次成為雙數.

殯儀字句淺釋….

 

出 喪  :

又叫出殯 , 即把棺木運送到下葬地點落葬

報 喪:

乃發送信息將有人去世之消息轉告親友 , 各處鄉村各處例 , 古時報喪方法 , 千奇百怪 , 各有不同

笑 喪 :

現時一般年過60逝世者已俗稱笑喪 , 喪家靈前可設置紅臘燭以示吉利

 

殯儀字句淺釋

 

雞 枕

古時雞枕用紅白布縫製 , 內裡放滿了金銀紙給死者枕頭用,狀似菱角 , 古時用雞毛裝在三角袋內 , 雞枕又叫雞鳴枕. 雞鳴枕只會用於中式棺木, 西式棺木用方枕袋.

 

十字枕:        

如死者為宗教人士採用中式棺木, 中式枕頭如圖中所示.  天主教之中式枕頭為黑色十字, 基督教為紅色十字.

殯儀字句淺釋

 

饋 儀 : 需看對死者感情深淺來致送饋儀或稱帛金 , 有用金錢 , 寶燭 , 祭帳 , 花圈或打齋致意, 如送帛金, 一般為單數, 例如一百或一百零一元, 三百或三百零一元, 五百或五百零一元等.  一百雖曰單數, 有說若主家回禮一元吉儀, 所做之帛金變成九十九元.  喪事不會用長長久久之意, 故加多一元, 若收回一元吉儀, 變成帛金為一百元, 那就沒大問題.  不過現時大部份都不大計較, 但求一番心意, 所以封一百元, 三百元或五百元作為單數亦無不可..

吉 儀 : 一般情況喪主收到帛金 , 花圈等均會以吉儀答謝.  又親友到場致祭,  喪主亦會給回吉儀以表答謝.  喪禮後收到之吉儀一般會即時用去不留在身, 最好用作買糖果.

殯儀字句淺釋…

 

祭 文

掛於靈堂一幅白布乃對先人一種悼念 , 致送詞亦男女有別 ,乃子女對先人表達沉痛哀傷之意念, 其中內容字句有所分別…….

昊天罔極       

喪父親用———-上款用父親大人冥鑒, 下款為   子女名

劬勞未報       

喪母親用———-上款用母親大人靈佑, 下款為子女名

痛失良人       

喪夫用  ———-上款夫君, 下款妻名

痛失內座       

喪妻子用———-上款妻, 下款拙夫名

猶子悲秋——— 子侄送代替劬勞未報

壽衣

 

壽衣:

壽 衣(男):中國人傳統在先人去世後均給死者著上壽衣, 亦是對長者的孝敬, 亦可替兒孫增福.  壽衣的料子有多種選擇, 價錢各有不同.  各處鄉村各處例, 在香港一般習俗為男双女單 , 即男性 6 件 , 女性 7 件.  男性則分為底衫褲(2) 、面衫褲(2) 、 長衫、 馬褂 共6件, 另再加鞋、襪、巾、帽及扇. 

 

壽衣(女): 女性則分為底衫褲(2) 、 面衫褲(2)、 褂與裙(3件)共7件, 另加鞋、襪、巾及扇.

 

 

 

重陽節

 

重陽節:

農曆九月九日為重陽節, 由於日月逢九, 故稱為重九.  重陽節為中國傳統日子, 亦是一個傳統值得慶祝的日子, 古時文人雅士在重陽節會以飲酒、賞菊來慶祝, 漸漸成為了習俗, 據說到了唐朝, 重陽節才成為正式的節日, 全國均一起慶祝重陽節了. 因為有插茱萸的風俗故重陽節又稱茱萸節,  在唐朝時代已經很普遍, 因為古時覺得在這一天插茱萸可以消災及避難, 有人將茱萸放在袋裡, 亦有人插在頭上.  同樣,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古時重陽有登高山, 登高塔的風俗,後來漸漸成為了習慣. 

除此之外, 古時重陽節日亦喜吃糕點. 據說講究的重陽糕點要有九層,型狀似寶塔,上面還製作兩只小羊款式,有重陽(羊)之義。有人還在重陽糕上點蠟燭燈。意謂“點燈”、“食糕點”代替“登高”的意思,又在糕點上插有小紅紙旗代替茱萸。而各地所做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近年, 重陽節又有另一個新意義及注入新的動力, 由於九與久諧音, 人們以此作為代表長壽之意, 故將重陽節定為老人節又稱敬老節, 在這天成為敬護老人、愛護老人、幫助老人、孝敬老人的節日。  所以長者在這天除可與家人享受家庭酒宴外亦會得到很多優待及優惠, 例如可以免費乘搭高鐵…..睇京劇、 獲贈免費禮物包等等.